發布時間:2025/4/21 11:30
政治中心/綜合報導
高雄市長陳其邁任期即將於明年屆滿,雖然中央目前已投入880億的「大禮包」要逐步改建小港機場,但他近期屢屢拋出高雄應再蓋一座新的國際機場,並具備貨運吞吐量更大、沒有宵禁等優勢,地點就選在高雄臨海的南星計畫區,以「填海造陸」的技術打造一座全新機場;傳出陳其邁去年已向行政院提案,以填海造陸方式在高雄港洲際外海興建「南星國際機場」,更有專家估算,建設恐花上20年、經費初估超過4千億。
高雄市議會副議長曾俊傑日前在質詢時指出,市府應爭取在南星計畫區新建國際機場;當時陳其邁正面表態,現在就是規劃新的大型國際機場的適當時機,從長遠發展角度來看,興建無宵禁的高雄國際機場有利桃園機場貨運及旅客分流、分散安全風險,因此他會向交通部建議。曾俊傑直言,若陳其邁任內推動成功,將會成為其擔任高雄市長最大的政績。
陳其邁說明,新建國際機場雙跑道24小時起降約需1100至1200公頃,包含機場服務設施在內,目前大林蒲遷村的新材料循環園區土地約300公頃,加上南星計畫約300公頃,總面積仍無法滿足機場用地需求,再加上該區前端靠近第六、第七貨櫃碼頭,其起重設備可能影響飛機起降安全,且飛機起降噪音也會影響到林園區居民,土地需求需往外擴張填海。
陳其邁坦言,填海及興建機場所需時間估計15至20年,同時也需搭配小港機場轉型,他認為從南部整體發展角度來看,現在正是規劃新建24小時起降的大型國際機場的適當時機,市府和議會立場是一致的;另針對解決機場對外道路交通問題,也已做過捷運紅線延伸至鳳鼻頭站可行性評估,會與議會一起努力爭取中央的支持。